在线咨询 x
扫码微信咨询
化妆品备案咨询

新闻资讯

从化妆品新原料备案,看本土化妆品原料企业的突围之路


作者: 佚名   2023年07月12日

活性原料是首选。


在今年上半年,共有24款化妆品新原料在国家药监局进行了备案,而本土原料企业已经占据了主导的地位。据根号C(ID:sqr-cosmetics)统计,有多达16款新原料是由本土企业申请备案,占比达到了67%。其中,深圳市维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维琪科技”)最为积极,半年里一口气备案了4个新原料。


图片

▲资料来源于国家药监局官网


由此可见,在新规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本土企业已经开始挑战外资企业在化妆品原料领域的垄断地位。而透过这些新原料的备案信息,我们能够看到本土原料企业们现阶段普遍会选取的突破口。


活性原料是首选


从原料类型来看,本土企业申请备案的新原料中有15款是活性原料,占比高达94%,仅有1款是基础原料。相比之下,外资企业则更青睐基础原料,8款新原料中有6款是基础原料,仅有2款是活性原料。


本土企业之所以会选择以活性原料作为切入点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几年国内功效化妆品市场的崛起。根据美丽修行拍照测肤数据显示,有7成以上消费者出现毛孔、色斑、黑眼圈,6成以上出现敏感、黑头、痘痘等问题。


巨大的需求催生出一个快速增长的功效化妆品市场。根据果集数据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在抖音、快手平台,功效护肤市场的GMV同比增长141%,远高于大盘数据,且本土品牌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。再叠加新法规对于功效宣称评价的要求,使得本土品牌对于活性原料的需求猛增。


以珀莱雅为例,2022年其耗用的活性原料约720吨,同比增长了41.2%。同时,其活性原料的采购价格也增长了42.2%。品牌对于活性原料需求的增长,让一部分本土原料企业吃到了市场红利。在2022年,仅珀莱雅一家企业,就为多肽原料生产企业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贡献了6385万元的营收,同比增长92%,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30%。


多肽成热门原料


在众多活性原料中,很多本土原料企业将多肽原料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。在今年上半年的新备案原料中,有6款是多肽,在备案数量上排名第一。而且全部是由本土原料企业申请备案,其中维琪科技就贡献了4款,其余两款多肽新原料则是由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瑞德林”)和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湃肽生物”)申请。


图片

▲湃肽生物公司外景
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三家企业都受到了资本的追捧。其中瑞德林先后获得了6轮融资,融资总额近7亿元人民币;而维琪科技目前也已完成了4轮融资,单笔融资规模超2亿元;另外,湃肽生物同样已获4轮融资,总融资规模高达6.8亿元,并且在今年6月份已经启动IPO,拟在深交所上市。


而资本看中的不只是化妆品原料市场,更期待多肽原料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2021年度中国多肽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为14.5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到23.2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12.5%。


另外,合成生物工艺的应用也让多肽原料有了更多的想象力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一直以来多肽都是化妆品领域较常用的活性原料,不过通过传统工艺生产的多肽原料价格较高,以蓝铜肽为例,一公斤的成本价就高达8至10万元,而合成生物工艺能够将其成本大大降低,有利于其更广泛的使用。


不过在这6款多肽新原料中,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固相肽合成法。以维琪科技制备芋螺肽新原料的方法为例,其是按照氨基酸序列从C端到N端依次将保护氨基酸偶联到树脂上,通过含三氟乙酸的裂解液裂解得到粗肽前体,室温氧化后过滤再经过高效液相纯化、冻干得到芋螺肽精肽。


植物原料是重要突破口


虽然在上半年的新原料备案中,植物原料仅有4款,占比不到17%,但依然是本土原料企业在活性原料领域的重要突破口。

图片

▲图源摄图网

在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中,明确提到“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,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”,因此很多原料企业将中药草本植物作为新原料的重点开发领域。


而在这4款新植物原料中,就有3款是提取自中药草本植物,包括广州汉方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汉方医学”)备案的大叶冬青叶提取物;温州古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古木生物”)备案的平卧菊三七提取物;养生堂(安吉)化妆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养生堂”)备案的桦褐孔菌/白桦树汁发酵产物滤液。


另外,有2款新植物原料采用的制备工艺是发酵,分别是汉方医学备案的大叶冬青叶提取物和养生堂备案的桦褐孔菌/白桦树汁发酵产物滤液。以大叶冬青叶提取物为例,其采用的是全生物发酵技术,相比于传统工艺提取的植物原料,它的分子量更小,更易被肌肤吸收,而且也更安全纯净。


引进国外已使用原料成一门生意


在今年上半年备案的24款新原料中,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中大部分在国外已经在化妆品中使用了,有多达18款原料已被收录在《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》(以下简称“国际原料手册”)中,并且拥有自己的INCI名称,未被收录的原料仅有6款。


据了解,在《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(第16版)》中,收录化妆品原料数量就已经多达22620种。但在国内发布的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(2021年版)(以下简称“原料目录”)中,收录化妆品原料数量却只有8972种,国内外数量相差巨大。这也就意味着,有大量在国外已经在化妆品中使用了的原料可以引入到国内,进行新原料的备案。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那些在国外备受欢迎,却未能进入国内原料目录的原料。


比如β-烟酰胺单核苷酸(即NMN),在国外被誉为“不老药”,在国际原料手册中的INCI名称为“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”,但并没有进入到国内的原料目录中。于是自2022年至今,一年半的时间就已经有5款NMN新原料进行了备案,分别由4家企业完成。其中余姚莱孚斯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家企业,就一口气备案了两款不同的NMN新原料。


图片

▲截图自国家药监局官网


当然也有企业因此而招来争议。比如维琪科技在今年备案了一款名为“芋螺肽”的原料,同样也被列入了国际原料手册,INCI名称为Mu-conotoxin CnIIIC,但并未被列入到国内的原料目录中


但实际在国内,芋螺肽其实已经火了有一段时间了,并且有很多企业公开宣称产品中添加了芋螺肽。不过在这些产品中,大多添加的成分是精氨酸/赖氨酸多肽,该成分在国际原料手册的INCI名称为“ARGININE/LYSINE POLYPEPTIDE”,同时在国内也被列入了原料目录。但该成分显然和维琪科技备案的芋螺肽并非一种原料。


因此,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称,“芋螺肽具有明确的化学名、CAS号、化学结构式,不得将其他无关原料宣称为芋螺肽,避免误导消费者。”这也就意味着,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宣称含有“芋螺肽”的产品存在违规风险。


按照新规的规定,如果有企业想继续使用芋螺肽这款原料,要么在产品注册/备案时获得维琪科技的关联确认;要么就自己再备案一款“芋螺肽”新原料。


当然,由于新原料依然有长达3年的监测期,其安全性和功效性依然有待检验,因此很多品牌企业对于是否要使用新原料依然处于观望状态。所以,无论当下新原料领域多么热闹,要真正传导到消费端还需要时间。







本文关键字:化妆品新原料备案
本文发自//www.leadesk.com//www.leadesk.com/news/xydt_1542_2383.html,转载请保留出处。
以上资讯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信息传递或传送失误,请及时通知管理员更正或删除,本站积极配合但毋须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。

Baidu
map